前些日子,拜訪了台北餐飲評鑑中,蟬連兩年第一名的食養山房,若認真的爬一下部落格,開頭總是要道一下是多麼的難定,但是千呼萬喚使出來的心情!筆者也僅是兩個星期前定位,但可是付上面臨候補等待的心情,定位當天十點鐘,告訴你確定有位置,問您來不來?至於之前的反覆確認,就不便寫下那複雜的心情了。
從食養山房的座落位置,前往陽明山上,不難想像在高山上品嘗料理的雅致,加上走進松園裡佈滿著禪意的建築設計,細膩到盤飾也帶有日式懷石的精神。中菜西吃的方式,擺脫吃套餐的餐飲禮儀,桌面上放的,是一雙中國傳統的筷子,依人數對料理作擺盤,坐下來,不用拿著菜單,思考要吃什麼料理?只需滿心期待著,服務生端上的是什麼樣的料理,這對第一次來的筆者,新鮮感的確非常十足!相反的,與筆者同行的家人,已經是第三次前往,卻發現料理的變動性並不高,讓她相當的失望!或許是趨之若鶩的緣故,若本意是依照季節變換菜單,卻因為饕客們的不斷推崇,出現了重複的經典菜單,成了食養的經典招牌,相對的也失去了季節菜單的意義。
坐在食養用餐,可以感受到遠離都市的喧鬧,又沒有高價位餐廳的拘謹,一杯高山烏龍,消去了遠道而來與山上的寒冷的氣息,暖和了雙手和內心,坐在和室裡用餐,一張可以容納一群親朋好友的桌子,彼此沒有距離的分享今天的期待,細細品味一道接著一道的驚奇!從第一道開胃料理開始,便能感受到其中料理的用心,並非商業化的食材、味道,雖然只是豆腐,卻也要經過手工製作,風味也要別出心裁。菜餚與菜餚中間果醋的搭配,筆者個人認為是個很弔詭的地方,經服務生解釋,就如同西式的冰沙般清除口中的味道,使口腔迎接下一道料理,每樣具有獨特風味的果醋,單一品嘗確實叫人喜歡,但果醋的濃郁感,不認為能夠為下一道佳餚作預備,再者獨特風味的果醋是否又與下一道料理相契合,品完果醋,到頭還是要來上一口烏龍,到是比較能期待下道料理演出。
筆者對食養的料理頗為滿意,大量運用本土食材,烹調出不失本土風味,當中又融入了不同國界的食材與技法,品嘗起來,又不覺突兀。沒有西菜的規矩,照順序出菜,你並不會覺得雜亂無章,反倒是仔細的品嘗每一到經過口中的美味。用餐過後,筆者發現,食養所著重的,在於料理的原味重現,服務生透露,料理是由中央廚房製作,在分送各廳進行加工組裝,筆者也注意到各廳旁,並沒有所謂的正式廚房來烹調每一道料理,品嘗中也不難看的出來,大部分的料理並不需要現場製作即刻端出,這令筆者心理想著,這評鑑第一的美味餐廳,事實上不需要所謂的「主廚」或者是「師傅」!仍然能表現出料理的精隨與特色!
留言
張貼留言